B94611016胡寅亮
第一題
要先決定組合數
複式齒列可用串聯多個組合之方式達到整體轉速比
而每組之轉速比以10以內為佳,超過此值時則需增加齒輪組數
將125開平方得到11點多大於十
表示光兩組齒輪的組合是不夠的
若將125開立方得5
所以用1:5的齒輪組串連三次,就可得到125的轉速比。
第二題
第四次
因為那次是真正自己寫程式有搞懂的一次
到後來的作業
雖然有懂
但是大多是用講義裡的程式加以修改
所以當然分數也不高
2007年6月15日 星期五
三國時代諸葛亮六出祁山,最後利用木牛流馬大敗魏軍。這段歷史至今仍膾炙人口。舉凡陳壽【三國志】、楊家駱【諸葛亮集】、楊家駱【南齊書-祖沖之傳】等著作,皆或多或少記載木牛流馬之發明,因此其真實性應是無庸置疑。
由於缺乏圖形的佐證,因此木牛流馬究竟為何物,至今仍有很大的爭論。其中較為可靠的說法有三:
一、 流馬即為現今所稱的獨輪車;此種主張的人數最多。高承【事物紀原】、【宋史】與【歷代名臣奏議】等,皆抱持此一論點;而近代之劉仙洲、李約瑟及陸敬嚴等人亦有相同看法。
二、 木牛流馬是步行機器;主張此論點的有【南齊書-祖沖之傳】、羅貫中【三國演義的政治與謀略觀】與李昉【太平御覽】…等,上述著作皆認為木牛流馬是失傳的古機械「奇器」。
三、 木牛是獨輪車、流馬是四輪車。
以下我在”中華古機械研究中心”這個網頁,找到有關學者研究木牛流馬,以及其研究成果的概述,他們是以八連桿步行機器馬的型式呈現的。
中國大陸新疆工學院的學者王湔,基於對中華文物的熱忱,生平致力於失傳古機械的研究。他認為四川棧道並不適合獨輪車的行走,因此木牛流馬應是「由連桿構成之步行機器」。
他根據【諸葛亮集】中的「做木牛流馬法」所述:「木牛者,方腹曲頭,一腳四足…牛仰雙轅,人行六尺,牛行四步,載一歲糧,日行二十里,而人不大勞。…」認為木牛流馬需靠人力扶持前進,且載重能力相當高,並能前進後退,為一對稱機構。王湔先生憑藉其多年的實務經驗,最後做出一能單側同步前進之單側十七桿型木牛流馬。不僅驗證其論點,也對研究失傳古機械做出極大之貢獻。
最上面的圖是支撐段,中間的是跨步段前期,最下面的是跨步段後期
但是王湔所做之木牛流馬是其憑實務經驗所完成,因此,王湔型木牛流馬不論在越野能力的表現上,或是著地時所帶給機架的衝擊力,皆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。
基於此點,林寬禮研究的主要目的便在於分析王湔型木牛流馬,並利用田口品質設計方法,修改原機構之設計尺寸,以得到一改良型之木牛流馬。
首先,以實地觀察並收集相關資料,來探討真牛在不同運動速度下的各種步態。由觀察結果得知,因運動速度的不同,真牛在運動型態上,會有步行、慢跑、以及快跑三種步態,且每一種步態的支撐段所佔全週期的時間比,會隨速度的小幅度增加而減少。王湔型木牛流馬是採單側同步前進,雖然真牛無此步態,但可印證古書記載,林寬禮也採用相同步態。
接著,針對單側十七桿型木牛流馬進行分析。此型木牛流馬為左右對稱機構,兩側曲柄成180°,因此兩側之動作型態恰好相反,符合單側前後腿同步前進之方式。單側機構扣除機架本身,後腿以十根連桿構成,前腿則以四桿構成,兩腿之間以兩根等長雙接頭連桿相連接。而在支撐段時,其運動方式符合膝關節暫時鎖定原理,即大小腿無相對運動,髖關節與蹄部的相對運動為一圓弧線。此種運動方式最為省力,能使木牛流馬所需推力降到最小。
最後,林寬禮根據田口品質設計方法,以提高跨步能力與降低足部著地速度為目標,來進行尺寸最佳設計。結果得到多組效果的改善約有兩倍之尺寸數據,兩個設計目標皆有良好的改進。此外,由結果得知,不需大幅改變桿長,就能大幅改善原機構所產生的缺點。
由於缺乏圖形的佐證,因此木牛流馬究竟為何物,至今仍有很大的爭論。其中較為可靠的說法有三:
一、 流馬即為現今所稱的獨輪車;此種主張的人數最多。高承【事物紀原】、【宋史】與【歷代名臣奏議】等,皆抱持此一論點;而近代之劉仙洲、李約瑟及陸敬嚴等人亦有相同看法。
二、 木牛流馬是步行機器;主張此論點的有【南齊書-祖沖之傳】、羅貫中【三國演義的政治與謀略觀】與李昉【太平御覽】…等,上述著作皆認為木牛流馬是失傳的古機械「奇器」。
三、 木牛是獨輪車、流馬是四輪車。
以下我在”中華古機械研究中心”這個網頁,找到有關學者研究木牛流馬,以及其研究成果的概述,他們是以八連桿步行機器馬的型式呈現的。
中國大陸新疆工學院的學者王湔,基於對中華文物的熱忱,生平致力於失傳古機械的研究。他認為四川棧道並不適合獨輪車的行走,因此木牛流馬應是「由連桿構成之步行機器」。
他根據【諸葛亮集】中的「做木牛流馬法」所述:「木牛者,方腹曲頭,一腳四足…牛仰雙轅,人行六尺,牛行四步,載一歲糧,日行二十里,而人不大勞。…」認為木牛流馬需靠人力扶持前進,且載重能力相當高,並能前進後退,為一對稱機構。王湔先生憑藉其多年的實務經驗,最後做出一能單側同步前進之單側十七桿型木牛流馬。不僅驗證其論點,也對研究失傳古機械做出極大之貢獻。
最上面的圖是支撐段,中間的是跨步段前期,最下面的是跨步段後期
但是王湔所做之木牛流馬是其憑實務經驗所完成,因此,王湔型木牛流馬不論在越野能力的表現上,或是著地時所帶給機架的衝擊力,皆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。
基於此點,林寬禮研究的主要目的便在於分析王湔型木牛流馬,並利用田口品質設計方法,修改原機構之設計尺寸,以得到一改良型之木牛流馬。
首先,以實地觀察並收集相關資料,來探討真牛在不同運動速度下的各種步態。由觀察結果得知,因運動速度的不同,真牛在運動型態上,會有步行、慢跑、以及快跑三種步態,且每一種步態的支撐段所佔全週期的時間比,會隨速度的小幅度增加而減少。王湔型木牛流馬是採單側同步前進,雖然真牛無此步態,但可印證古書記載,林寬禮也採用相同步態。
接著,針對單側十七桿型木牛流馬進行分析。此型木牛流馬為左右對稱機構,兩側曲柄成180°,因此兩側之動作型態恰好相反,符合單側前後腿同步前進之方式。單側機構扣除機架本身,後腿以十根連桿構成,前腿則以四桿構成,兩腿之間以兩根等長雙接頭連桿相連接。而在支撐段時,其運動方式符合膝關節暫時鎖定原理,即大小腿無相對運動,髖關節與蹄部的相對運動為一圓弧線。此種運動方式最為省力,能使木牛流馬所需推力降到最小。
最後,林寬禮根據田口品質設計方法,以提高跨步能力與降低足部著地速度為目標,來進行尺寸最佳設計。結果得到多組效果的改善約有兩倍之尺寸數據,兩個設計目標皆有良好的改進。此外,由結果得知,不需大幅改變桿長,就能大幅改善原機構所產生的缺點。
2007年6月7日 星期四
作業十二
B94611016 胡寅亮
1. 本人5/31有來上課
2.
一、 在老師的課程網頁中有contact_ratio程式
輸入參數:
Pd:徑節=8
n2, n3:兩齒輪之齒數=30,48
phi:壓力角=20
輸出參數:
cr_ratio:接觸比
cr_length:接觸長度
ad:齒冠
pc, pb:周節及基周節
d2, d3:兩齒輪節圓直徑。
ag:兩齒輪之接近角、遠退角及作用角
輸入[c_ratio,c_length,ad,pc,pb,d2,d3,ag]=contact_ratio(8,30,48,20 )得到
c_ratio =1.7005
c_length =0.6275
ad =0.1250
pc =0.3927
pb =0.3690
d2 =3.7500
d3 =6
ag =10.4850 9.9211 20.4061
6.5532 6.2007 12.7538
也就是
接觸比=1.7005
接觸長度=0.6275吋
齒冠=0.1250吋
周節=0.3927
基周節pb=0.3690
齒輪節圓直徑齒輪一=3.75吋
齒輪二=6吋
齒輪一之接近角=10.4850度
遠退角=9.9211度
作用角=20.4061度
齒輪二之接近角=6.5532度
遠退角=6.2007度
作用角=12.7538度
二、 我們可以由定義知道,
節徑*徑節=齒數
所以齒輪一之節徑為30/8=3.75吋
齒輪二之節徑為48/8=6吋
而基圓直徑=節徑*cos(th)
(其中th為壓力角)
所以齒輪一之基圓直徑為3.75*cos(20)=3.523吋
齒輪二之基圓直徑為 6*cos(20)=5.638吋
三、 在課本9-39中,有詳細介紹干涉的檢驗並且逐步推導
根據公式我們知道,
N2及N3要滿足
(N2^2+2N2*N3)sin^2(壓力角) >= 4(1+N3)才不發生干涉
依照題意N2為30,N3為48,壓力角為20 則
(20^2+2*20*48)sin^2(20) >= 4*(1+48)
271.1 > 196
故本組數據將不會發生干涉
可以由
function [x]=isinterf(phi,N1,N2) 來測試
程式碼如下
function [x]=isinterf(phi,N1,N2)
x=0;
sinx=sin(phi*pi/180);
if N2N1,nn=N1;N1=N2;N2=nn;end
if N1*(N1+2*N2)*sinx*sinx<4*(1+N2), x=1;end
(若輸出為1代表有干涉現象,0則否)
所以我們輸入isinterf(20,30,48)
四、 可否利用draw_gear.m繪出其接合情形,並繪出其動畫效果。
draw_gear(8,30,20,360,-2.5,0)可得到接合情形
在螢幕上輸入move2_gear(8,30,48,20,5)
即可得到下面動畫
1. 本人5/31有來上課
2.
一、 在老師的課程網頁中有contact_ratio程式
輸入參數:
Pd:徑節=8
n2, n3:兩齒輪之齒數=30,48
phi:壓力角=20
輸出參數:
cr_ratio:接觸比
cr_length:接觸長度
ad:齒冠
pc, pb:周節及基周節
d2, d3:兩齒輪節圓直徑。
ag:兩齒輪之接近角、遠退角及作用角
輸入[c_ratio,c_length,ad,pc,pb,d2,d3,ag]=contact_ratio(8,30,48,20 )得到
c_ratio =1.7005
c_length =0.6275
ad =0.1250
pc =0.3927
pb =0.3690
d2 =3.7500
d3 =6
ag =10.4850 9.9211 20.4061
6.5532 6.2007 12.7538
也就是
接觸比=1.7005
接觸長度=0.6275吋
齒冠=0.1250吋
周節=0.3927
基周節pb=0.3690
齒輪節圓直徑齒輪一=3.75吋
齒輪二=6吋
齒輪一之接近角=10.4850度
遠退角=9.9211度
作用角=20.4061度
齒輪二之接近角=6.5532度
遠退角=6.2007度
作用角=12.7538度
二、 我們可以由定義知道,
節徑*徑節=齒數
所以齒輪一之節徑為30/8=3.75吋
齒輪二之節徑為48/8=6吋
而基圓直徑=節徑*cos(th)
(其中th為壓力角)
所以齒輪一之基圓直徑為3.75*cos(20)=3.523吋
齒輪二之基圓直徑為 6*cos(20)=5.638吋
三、 在課本9-39中,有詳細介紹干涉的檢驗並且逐步推導
根據公式我們知道,
N2及N3要滿足
(N2^2+2N2*N3)sin^2(壓力角) >= 4(1+N3)才不發生干涉
依照題意N2為30,N3為48,壓力角為20 則
(20^2+2*20*48)sin^2(20) >= 4*(1+48)
271.1 > 196
故本組數據將不會發生干涉
可以由
function [x]=isinterf(phi,N1,N2) 來測試
程式碼如下
function [x]=isinterf(phi,N1,N2)
x=0;
sinx=sin(phi*pi/180);
if N2N1,nn=N1;N1=N2;N2=nn;end
if N1*(N1+2*N2)*sinx*sinx<4*(1+N2), x=1;end
(若輸出為1代表有干涉現象,0則否)
所以我們輸入isinterf(20,30,48)
四、 可否利用draw_gear.m繪出其接合情形,並繪出其動畫效果。
draw_gear(8,30,20,360,-2.5,0)可得到接合情形
在螢幕上輸入move2_gear(8,30,48,20,5)
即可得到下面動畫
2007年6月2日 星期六
作業十一
B94611016 胡寅亮
1.本人5/24有來上課。
2.參考上課講義第十章凸輪運動,這題我用老師的給的”function plot_dwell”
程式碼如下
function plot_dwell(ctheta,s,pattern,range)
figure(1);clf;
[y,yy,yyy]=dwell(ctheta,range,pattern)
h1=plot(ctheta,y*s,'b-',ctheta,yy*s,'k-',ctheta,yyy*s,'r-')
legend('Displacement','Velocity','Acceleration',3)
xlabel('Elapsed Angle, degrees')
grid
而各個參數所代表的意義如下:
ctheta = 需要計算之凸輪角度,單位為度數。可以使用矩陣輸入之型式。
pattern = 運動的型式,二元素之列矩陣,其代碼如下:
1:等速運動uniform
2:抛物線parabolic
3:簡諧simple harmonic
4:擺線cycloidal
5:多項式polynomial motion
range =升程及返程之範圍,三元素列矩陣
輸出: y:位移
yy 對於凸輪角ctheta之第一導數;
yyy 對於凸輪角ctheta之第二導數。
因此,有了這些function,我們只要在螢幕上輸入plot_dwell(0:10:360,5,[2,3],[100 200 260 360])
就能得到「衝程為5,凸輪旋轉角度在100到200之間為升程且為等加速度拋物線運動,凸輪旋轉角度在260到360之間為回程且自訂為簡諧運動」這樣的運動位置速度加速度與角度之關係圖。
3.要描繪凸輪的工作曲線,參考上課講義的function如下
function [x,y]=pincam(cth,r0,s,e,L,range,pattern,cw)
而各個參數所代表的意義如下:
cth:凸輪角度,度數
r0:凸輪基圓半徑
e:偏置量
s:從動件衝程
L:從動件長度
cw:凸輪轉動方向(反時鐘為正,順時鐘為負)
pattern 運動的型式motion
range 升程及返程之範圍
因此,在螢幕上輸入
[x,y]=pincam([0:10:360],15,5,0,10,[100 200 260 360],[2 3],-1)
即可得到圖形
4.你能讓此凸輪迴轉嗎?
要讓凸輪迴轉,運用第三題的函式再加一些旋轉的程式碼得到”function pincam2”,程式碼如下:
function [x,y]=pincam2(cth,r0,s,e,L,range,pattern,cw)
figure(1);
clf;
th=cth*pi/180;
s0=sqrt(r0*r0-e*e);
for i=1:length(cth)
t=th(i)*cw;
A=[cos(t) -sin(t);sin(t) cos(t)];
[ym,yy,yyy]=dwell(cth(i),range,pattern);
x0=s0+ym*s;
Sx=[0 x0 x0+L;e e e];
X=A\Sx;
x(i)=X(1,2);y(i)=X(2,2);
end
%以下修改後加入的
for n=1:36
a=x+r0*cosd(10*n);
b=y+r0*sind(10*n);
plot([0 a],[0 b],'ro',a,b,'k-');
axis ([-50 50 -50 50]);
pause(0.01);
clf
end
在螢幕上輸入
pincam2([0:10:360],15,5,0,10,[100 200 260],[2 1],-1)即可得動畫
1.本人5/24有來上課。
2.參考上課講義第十章凸輪運動,這題我用老師的給的”function plot_dwell”
程式碼如下
function plot_dwell(ctheta,s,pattern,range)
figure(1);clf;
[y,yy,yyy]=dwell(ctheta,range,pattern)
h1=plot(ctheta,y*s,'b-',ctheta,yy*s,'k-',ctheta,yyy*s,'r-')
legend('Displacement','Velocity','Acceleration',3)
xlabel('Elapsed Angle, degrees')
grid
而各個參數所代表的意義如下:
ctheta = 需要計算之凸輪角度,單位為度數。可以使用矩陣輸入之型式。
pattern = 運動的型式,二元素之列矩陣,其代碼如下:
1:等速運動uniform
2:抛物線parabolic
3:簡諧simple harmonic
4:擺線cycloidal
5:多項式polynomial motion
range =升程及返程之範圍,三元素列矩陣
輸出: y:位移
yy 對於凸輪角ctheta之第一導數;
yyy 對於凸輪角ctheta之第二導數。
因此,有了這些function,我們只要在螢幕上輸入plot_dwell(0:10:360,5,[2,3],[100 200 260 360])
就能得到「衝程為5,凸輪旋轉角度在100到200之間為升程且為等加速度拋物線運動,凸輪旋轉角度在260到360之間為回程且自訂為簡諧運動」這樣的運動位置速度加速度與角度之關係圖。
3.要描繪凸輪的工作曲線,參考上課講義的function如下
function [x,y]=pincam(cth,r0,s,e,L,range,pattern,cw)
而各個參數所代表的意義如下:
cth:凸輪角度,度數
r0:凸輪基圓半徑
e:偏置量
s:從動件衝程
L:從動件長度
cw:凸輪轉動方向(反時鐘為正,順時鐘為負)
pattern 運動的型式motion
range 升程及返程之範圍
因此,在螢幕上輸入
[x,y]=pincam([0:10:360],15,5,0,10,[100 200 260 360],[2 3],-1)
即可得到圖形
4.你能讓此凸輪迴轉嗎?
要讓凸輪迴轉,運用第三題的函式再加一些旋轉的程式碼得到”function pincam2”,程式碼如下:
function [x,y]=pincam2(cth,r0,s,e,L,range,pattern,cw)
figure(1);
clf;
th=cth*pi/180;
s0=sqrt(r0*r0-e*e);
for i=1:length(cth)
t=th(i)*cw;
A=[cos(t) -sin(t);sin(t) cos(t)];
[ym,yy,yyy]=dwell(cth(i),range,pattern);
x0=s0+ym*s;
Sx=[0 x0 x0+L;e e e];
X=A\Sx;
x(i)=X(1,2);y(i)=X(2,2);
end
%以下修改後加入的
for n=1:36
a=x+r0*cosd(10*n);
b=y+r0*sind(10*n);
plot([0 a],[0 b],'ro',a,b,'k-');
axis ([-50 50 -50 50]);
pause(0.01);
clf
end
在螢幕上輸入
pincam2([0:10:360],15,5,0,10,[100 200 260],[2 1],-1)即可得動畫
訂閱:
文章 (Atom)